林可胜事迹材料
林可胜(1897—1969),祖籍福建海澄县鳌冠村(今厦门市海沧区),新加坡华人科学家。父亲林文庆是新加坡著名医生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私人医生,是厦门大学的创校校长。林可胜先生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中国生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在消化生理学与痛觉生理学领域成就卓越,为我国生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林可胜8岁被送往英国爱丁堡读书,1913年考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毕业前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附近的军医院做外科助理。长达4年的战地救护实践,为他后来在祖国创办救护总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战地救护经验。一战结束后,林可胜返校复学。他以优异的成绩,于1919年连续获得医学内科和医学外科学士学位,并留校任生理学讲师。1920年至1924年,他又先后获得哲学博士与科学博士学位。1923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爱丁堡分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在欧美生理学界名声鹊起。
1925至1935年,林可胜任协和医学院生理系主任,1935至1937年,担任协和医学院三人领导小组成员,执行院长职务。林可胜在协和工作的1920至1930年代,是协和医学院的黄金时代,被中外誉为中国现代医学的摇篮。在这个比照欧美最先进医学院为蓝本的研究型学校里,一流的设施与一流的管理理念,让林可胜如鱼得水,成就如涌泉般喷薄而出。50余篇论文相继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尤以“肠抑胃素”最为著名。1926年,林可胜创办中国生理学会,出任首任会长。翌年,创办会刊《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任首任主编,在林可胜与协和同仁的努力下,《中国生理学杂志》迅速成为国际生理学届重要学术期刊,得到欧美同行的青睐。协和医学院以培养医届领袖为办学宗旨,作为生理学系主任林可胜不负众望。他在协和医学院12年的教职期里,不仅培养了协和史上最富盛名的一代医学生,还为国家培养了第一代生理学青年才俊。如:冯德培、卢致德、柳安昌、徐丰彦、沈其震、贾国藩、易见龙、李茂之、王世浚、沈诗章、徐庆祥、陈梅伯、黄仁若、李落英、汪堃仁、李宗汉、谢维铭、孟昭威、吕运明、周宗琦、刘曾复、丁延介、王志均等等。此后,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医学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与综合性大学里,开启现代生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林可胜当之无愧为中国生理学届的一代宗师。
同时,林可胜先生作为忠诚的爱国华侨,在长城抗战,特别是“七七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毅然担起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长的历史重任,为抗战救护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文字|基础所所办 党办 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中心
图片|童林 朱兴鑫 郭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