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
在过去的一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践行教育家精神,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新时代辅导员队伍。
从思想引领到心灵守护,从学业支持到生涯发展,辅导员们用点滴行动诠释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今天,让我们走近2024-2025学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辅导员”,聆听他们以“医”育“医”的温暖故事,感受这份专属于协和的育人担当。
阮戈冲:于协和厚土,育医学未来
作为辅导员,阮戈冲在日常点滴中深耕细作,引导学生在协和的厚土中扎根向上。反复打磨首次班会方案,只为让同学们踏入校门的第一天,就能触摸到协和的严谨底色与人文温度;开展焦点小组、半结构化访谈,他深入拆解学生的学业困惑,勾勒职业规划蓝图,让“科学”的严谨与“人道”的温暖,渗透在每一次交流的字里行间。当有同学因考试受挫需融入新集体时,他精心筹备座谈会,耐心倾听学生的迷茫与不甘,践行协和“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承诺。他组织同学积极参加运动会、篮球赛等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活动,既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阮戈冲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日常带教中。他充分利用曾担任内科学系教秘、职业素养课授课教师的经验,将职业伦理、科研诚信的宏大命题,转化为一对一访谈中循循善诱的引导,变成 “医患沟通” 课堂上源自真实经历的鲜活案例。
作为协和医院的团委书记,阮戈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点亮理想信念的明灯。他组织2024级试点班全体学生走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见证学生党员和团员在党旗、团旗下庄严宣誓,重温入党、入团誓词。全体师生共同重温医学生誓词,坚定学医、从医初心使命。他带领2023级专硕研究生奔赴西柏坡,开展“医脉相承?膳行西柏”暑期实践活动,为老区百姓义诊、普及健康知识,在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中触摸中国大地的脉动。
阮戈冲: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级临床医学试点班辅导员及北京协和医院2023级专硕辅导员。他说:“教学相长,回望这段时光,我始终为能陪伴协和学子共同成长而倍感荣幸。以‘立德’为锄,以‘铸魂’为种,在协和厚土之上,我见证着他们从初入校园的青涩,慢慢走向成熟;从面对挫折的自我怀疑,逐渐变得信念坚定。未来,我愿继续做这盏不灭的灯、这把不辍的锄,为培育‘以精专之术救死扶伤,以公共立场济世安民’的杏林之侠,倾尽我全部的光与热。”
郎文利:用心履职搭建桥梁,以爱暖心陪伴成长
郎文利担任中日友好医院辅导员以来,负责全院305位协和研究生的全流程管理服务。尽管工作量庞大,但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实现学生工作的高效运转。她每年精准完成奖助学金评审及发放,积极为困难学生申获资助,切实缓解学生压力。在日常管理中,她坚持每月与同学面对面谈话,微信、电话回访,并定期走访病房。她注重个性化关怀,针对心理适应或学业存在困难的学生主动及时介入。面对罹患重病的学生,她在术前给予关心,术后看望关怀,通过耐心沟通提供有效疏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展现了学生工作的温度与深度。
郎文利重视校园文化育人,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在运动会上荣获“精神文明奖”,首次参加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青年男子篮球赛便夺得小组第三名和“优秀组织奖”,展现出良好的团队风貌。她着力构建学生文化平台,首次创建中日友好医院研究生社团,协助成立体育部、文艺部等特色社团。这些社团已多次在校院活动中亮相,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显著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职业素养培育方面,郎文利密切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就业季期间,她积极搜集、筛选并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困惑,她提供个性化咨询和指导,助力学生顺利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这些扎实的工作不仅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竞争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郎文利善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管理,通过实际行动传递关怀。她在传统节日慰问在岗学生,举办新春慰问、小年包饺子等暖心活动,还为每位同学送上生日祝福,不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日常生活中,她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了思想引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统一。
学生们说,郎文利老师是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在学生们心中,她不仅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更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和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这些积极反馈和良好口碑,正是对郎文利老师工作成效的最好证明。
郎文利:现任中日友好医院教育处辅导员。她说:“努力如种子,认可是开花。我不仅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和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要注重以实际行动传递关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在困难时的及时援助、迷茫时的真诚指引、日常中的温暖关怀,在点滴中践行思想价值引领。”
黄莎:亦师亦友,有爱有度
黄莎身为2024级京外研究生辅导员、京外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深走实。她以党建为核心筑牢思想引领根基,建立“线上+线下”双线管理机制,确保党员组织生活全覆盖,于学期中规范开展多次主题组织生活会,创新采用“榜样领学+分组研讨+心得分享”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党建课题,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针对京外研学生跨地域求学的特点,黄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文体活动,在不同的舞台上挥洒青春,并为他们的每一次舞蹈歌唱、戏剧辩论、足篮球赛、田径比赛欢呼加油,显著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凝聚力。她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们对话、交心,多渠道了解学生状态,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尽力帮助解决问题。在日常事务管理中,她清晰简洁地发布通知,细心编辑数百字说明,叮嘱细枝末节;端正学风,督促学生上课不缺勤、不迟到,以往年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警示考风考纪,倡导诚信学习,也鼓励组建科研学习互助小组,重点帮扶基础薄弱的同学。立足医学生职业成长需求,她以“能力提升+规划指导+实践锤炼”三维培育体系,通过以“十年后的自己”倒推现在的自己,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意向,精准推送职业发展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讲座,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多元职业方向探索,拓展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职业发展可能。
黄莎对待日常工作认真负责,循规而不失温情,在奖助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及补贴上力求公平公正。她认为,让学生接纳和信任的秘诀是“爱”和“度”。“爱”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也是对学生的仁爱和关爱,把温暖和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爱去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度”则是工作的原则和边界,关系融洽也要能收放自如,适当的威严和威信才能让学生信服,明确的规则和制度才能让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在她的工作下,京外研究生整体满意度很高,在京期间未发生任何违纪及安全问题,平稳顺利完成在京学习,为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黄莎:现任2024级京外研究生辅导员。她说:“辅导员的职业在于发现,在于唤醒,更在于守望,在于等待。在共同成长的时间里,我的学生们也用努力换来了花开,在不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年轻的孩子们在为梦想努力奔跑,我也将坚守‘爱’与‘度’,成为他们更好的老师与更亲密的朋友。”
李艳玲:做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自参加工作以来,李艳玲始终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爱岗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参与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和信息所的各项工作,奋斗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一线。她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与学生面对面,主动了解学生困难和需求,改进工作流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李艳玲承担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工作。她注重加强信息所校园文化建设,增进所院间学术交流和沟通。在她的带领下,信息所研究生会2022年获得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优秀研究生会称号。她搭建信息所就业交流平台,每年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多手段促进研究生就业,多年来信息所研究生就业率连年保持100%。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她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在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期间,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定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党日、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生工作外,李艳玲还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她负责信息所21门课程的管理,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方法,加强信息所课程建设,完善课程督导方案和机制,提高课程授课质量;协助完成信息所学科学系构建,明确教研室职责,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信息所师生们对她的工作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她是一位热心、负责、有亲和力的教育工作者。
李艳玲: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生辅导员。她说:“辅导员不仅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同行者。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锤炼系统高效的工作方法,给予学生精确的支持和温暖的陪伴,实现对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培养。要秉持‘终身学习’的进取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成为与时代和青年同行的良师益友。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不断夯实理论根基,优化工作方法,努力成为一名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教育工作者,为培养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卓越医学人才、为协和的新百年征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燕:以仁爱之心,做日复一日的“在场”
在学生管理一线,杨燕始终秉持“立德树人”初心,落实“三全育人”要求,通过制度创新与体系优化,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她起草修订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生奖学金评选细则》,引入“基础素养+科研素养”双维评价,全面考察研究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提升管理效能,她积极运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参评数据的高效收集整合,显著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外,她还起草制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调动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并组建首批“科研+行政”教师组成的兼职辅导员队伍,配套完善学生干部选拔和激励机制,构建起“点—线—面—体”立体化管理体系。
杨燕注重以文化人、活动育人,将药物所优秀文化精神融入各项文体活动。她指导和参与组织多场“传统文化+红色记忆+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如“入所第一课”“端午游园会”“冬至晚会”等品牌活动,打造药物所文化育人品牌矩阵,激发青年学生创新活力。
在研究生职业素养培育方面,她积极拓展跨校交流与实践平台。通过联合北大药学院举办学术海报沙龙,营造浓厚的科研共同体氛围;组织参与北京四中研学、协和医学院“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行”等跨学段活动,搭建起药学青年展示与交流的桥梁,展现出药学学子的蓬勃朝气与专业素养,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杨燕创新建设“兼职辅导员—学生干部”二级思政梯队,推动思政力量下沉到实验室和课题组,打通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常态化、近距离的引导与陪伴,杨燕努力让思政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量,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支持者与引路人。
杨燕: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教育处辅导员。她说:“辅导员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想,是在学生需要时永远‘在’。制度再完美,也需要一句贴心的解释;活动再精彩,也要有人留意角落里的沉默。我们把制度打磨成‘看得见的公平’,让文化沉淀为‘摸得着的日常’,把队伍延伸到‘最需要的现场’——只为让学生确信:他的每一次努力都会被看见,每一丝脆弱都有人托住。一句真挚的感谢、一个用力的拥抱,足以提醒我:立德树人,其实就是始终把‘人’放在所有工作的正中央。未来,我愿继续做那束微光,照亮研途,也被学生照亮。”
供稿:研究生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