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报道

2023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报道 —— 医学创新发展要有适宜“土壤”

近日,以“营造医学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同步进行,邀请128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600余位院内外科研基地平台负责人及骨干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领导及相关科研人员、医学卫生健康领域相关人士现场参会,围绕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与生物学、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组织了重要观点阐述及研讨。我们选取其中5位院士报告中的精彩内容,与读者分享。


营造医学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王辰指出,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健康已经成为我国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第一大民需,作为人民健康保障的医学科技创新至关重要。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科技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并对创新生态作出系列重要论述,为创新生态的构建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深入分析美国、欧盟等国的创新生态含义及模式的基础上,王辰提出,营造国家医学科技创新生态的“四个核心要素”,即学术文化、机构体系、资金资源、国际环境。而“四个核心要素”中的所有因素最终都在创新主体“人”上得以体现。

王辰指出,尽管我国在努力完善医学科研人才评估评价机制和医学科技评估评价机制,但在如何客观量化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创新性科技活动、开发创新评价方法与工具,以及覆盖科技活动全链条数据获取与保存机制等方面仍然问题突出。

在机构体系方面,与科技先行国家高效的医教研融合体系相比,我国虽有庞大的临床医师及临床资源,但开展的高水平医学研究却明显不足,且存在投入不足、人才匮乏、机制不畅、资源不均等问题,亟须构建良好的临床研究生态。

王辰强调,建设真正的足以履行国家医学科学院使命职责的机构,并建设以之为核心、有机协调的国家医学创新体系意义重大。医学科技创新是世界领先大国争相竞争的领域,应通过国家战略确定医学研究的优先重要性,应投入可堪国际比较的研发资金以保持其先进性。

科技先行国家均单独设立了医学健康研究基金。我国医学健康研发投入在国内研发总投入和政府研发投入中的占比均过低,与科技先行国家差距明显,亟须设立专门的医学健康研究基金,以更好地支持医学健康研究。

近年来,我国顶尖科学家数据攀升至全球前列,总人数仅次于美国,但是医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尤其是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顶尖科学家严重缺乏。在医学被视为核心科技的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使我国国际合作交流受限,国际科技治理参与度较低。

在深入剖析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生态现状后,王辰呼吁大家对此“不可麻木,不可不仁”。“不可麻木”即不可视而不见,久而钝化;“不可不仁”则是不可不作呼吁、不求改变、不担负历史使命。大家要深入思考如何共同营造良好的医学科技创新生态。

在作出以上状况分析后,王辰建议:建立良好的科学秩序和价值导向,强化学术、科技文化建设;加快构建“根据所评之用,指标具体明确”的医学科技评价体系;尽快设立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保障我国医学科技创新必要的足量、稳定投入;注重培养临床与转化医学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高水平医院科技创新体系;要继续强化国家医学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实验室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带动医学卫生健康领域高水平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的机构体系布局;建设体现国家意志、承担国家使命的国家医学健康研究院、中国医学健康院,作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的核心基地和高端战略咨询智库,为提升国家医学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提供支持。


构筑先进医学学术文化


过分强调“论文数量”“影响因子”“成果奖励”“人才帽子”“课题数量”“学术头衔”等的学术评价形式,只能催生“短平快”的成果,并使之成为很多投机者眼中的科研“捷径”。这必将极大影响我国医学科学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任、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张学敏在会上就学术价值导向和学术生态建设做了深入分析。他指出,过分强调“论文数量”“影响因子”“成果奖励”“人才帽子”“课题数量”“学术头衔”等的学术评价形式,只能催生“短平快”的成果,并使之成为很多投机者眼中的科研“捷径”。这必将极大影响我国医学科学研究进展。

张学敏认为,应坚持正确价值导向,鼓励追求卓越医学创新的科技创新评价原则,构建以“代表作”评价、重视原始创新、重大科学发现、体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主的评价体系,打破科研套路、实现创新范式,以卓越的科学生态和文化,推动使命驱动和兴趣驱动的研究。只有推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有价值、真实、可靠的科技创新,才能推动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构建医学科技创新机构体系


提升创新效能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以基础设施与创新要素为支撑条件;向临床倾斜,增加经费、人员投入;以高校协同医学科技创新网络进行梯次联动;以体系建设为核心打通医学创新通路,激发主体活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刘德培系统阐述了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机遇与挑战、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和优化建设体系架构的设想。他认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体现在创新主体、建设目标、研究范式、组织形式四个方面。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框架核心为医学科技创新主体簇,要素为创新要素、基础设施、价值创造、制度环境。

刘德培强调,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医学高校、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应协同配合,结合各自优势成为不同作用类型主体。提升创新效能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以基础设施与创新要素为支撑条件,改变基地建设数量;向临床倾斜布局,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要素发展,增加经费、人员投入;以高校协同医学科技创新网络进行梯次联动,形成多主体一体化医学科技创新模式;以体系建设为核心打通医学创新通路,激发主体活力。


建设科技创新良好国际环境


中国医学健康国际合作日益增多,非常有助于解决当前生物医学研究面临的难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医学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医药创新同质化严重、基础研究成果不能规模转化,以及项目评审、人才评价、科学教育、科研氛围等“软环境”尚需优化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王小凡指出,积极发展医学健康事业,需要加强国际领域合作。发展高水平医学科技是建设高水平医学健康事业的关键,也是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竞争与合作的热门领域。在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亟须发展能够凝聚人心、协同发展、造福全球的生物医学研究


  近年来,中国医学健康国际合作日益增多。中国综合实力与对科学研究重视程度的提升,也进一步吸引世界各国与我国开展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面、更广泛、更深入的国际合作。王小凡指出,这非常有助于解决当前生
物医学研究面临的难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存在医学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医药创新同质化严重、基础研究成果不能规模转化,以及项目评审、人才评价、科学教育、科研氛围等“软环境”尚需优化等问题。

  王小凡建议,应进一步推动大学、研究院所、学术团体为主体的国际合作,帮助青年科学家建立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国际合作关系。我国应牵头组织全球性研究项目或大科学计划,以中国为主场,吸引全球人员共同研究,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提供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三力”促进医学科学发展


自由探索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健康需求是医学科研的牵引力,科技管理是医学发展的支撑力。全面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应以疾病负担和社会需求为牵引力,以解决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作为驱动力,以资源配置与管理作为医学发展的支撑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董尔丹从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创新理论和实践。他认为,自由探索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健康需求是医学科研的牵引力,科技管理是医学发展的支撑力。医学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高公共投入、固有伦理问题和监管严格的特征。

董尔丹从科技前沿、科技产出、科技投入等多维度进行了世界各国医学科技创新情况比较。基于主观感知程度和客观知识状态两个维度的科学问题分类模型,他提出“三力”发展的新思路。

董尔丹建议,应坚持自由探索、需求导向“双力驱动”,从牵引力和驱动力两个维度宏观上优化我国医学科学研究的结构和布局。以疾病负担和社会需求作为牵引力,以解决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作为驱动力,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促进医学研究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进一步优化,作为医学发展的支撑力,全面推动医学科技创新。


来源:《健康报》2023年4月26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