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建设 - 人才招聘 - 博士后招聘
博士后招聘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 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公告

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于19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年起实行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合一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引领我国医学科技教育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教育人才辈出,科研硕果累累,医疗领衔行业,为我国现代科学医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已发展成为拥有19个研究所、6家附属医院、9所学院、106个院外研发机构,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学院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科肇始1921年。198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成立。20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率先建立群医学学科。北京协和医学院一直秉承着“大医学 大卫生 大健康”的群医学理念发展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科,2019年群医学获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支持。2020716日,为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和一流学科建设,原公共卫生学院更名为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20222月,学院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被批准认定为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学院按照“高层次、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要求,招收、培养群医学、流行病和生物统计学、公共卫生、生命伦理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老年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院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的建设,建立博士后人员“选培育用留”工作体系。

申请条件

1.申请者至少需具有群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科技哲学(包括生命伦理学)、基础医学、药学、病原生物学、外交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卫生经济学、卫生体系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学、生物计算学、人口学、老年学等其中1个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及研究经历

2.进站时年龄为35周岁及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或进站6个月内获得博士学位;

3.进站后人事关系转入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确保能够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研究时间2-3年;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良好的中文写作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5.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品学兼优,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身体健康。

薪酬待遇

1.博士后待遇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2.鼓励申请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分别给予不低于40万元/年、50万元/年薪酬待遇。未入选以上计划者,薪酬不低于18-20万元/年,未享受博士后公寓者可享受住房补贴。可根据工作情况,参照课题绩效奖励方法,给予绩效奖励。

3.支持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博士后基金和国家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博士后可纳入医学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岗位支持对象范围,可参照在编人员参加教师岗前培训,符合条件者可依托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在站满2年者,可申请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提供各种专业培训机会,包括海外合作学术访问与交流,支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活动。

4.畅通职业发展路径。除引进人才外,学院的科研、教学岗位,原则上从优秀博士后中选聘。优秀博士后出站,满足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准聘长聘系列教职聘任条件者,可申请助理教授岗位;成绩特别突出者,可直接申请准聘副教授岗位。获聘者按照引进人才待遇给予薪酬、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各项支持。

应聘材料

1.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工作内容、代表论文论著清单以及三篇以内同行评议研究论文代表作全文、获奖情况。

2.请提供博士学位论文、3封同行专家推荐信(推荐信模板请联系意向合作导师联系人,推荐信其中1封为博士导师或现单位直属领导。推荐信内容含以下信息:个人学术情况、学风、教育经历以及推荐人的联系方式)。

3.博士后期间的研究计划、预期目标等。

招聘程序

1.申请:申请人请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个人简历、相关证明材料以及代表性论文发送至意向合作导师联系人的邮箱(见导师简介),邮件主题:申请人姓名+博士后申请+毕业学校+专业+合作导师姓名。

2.审核:经合作导师确定的意向人选,初选合格者电话通知面试,未通过初选者恕不另行通知。面试通过者登陆“中国博士后网站”注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入职:办理报批及进站手续。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极阁三条31

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65120552

电子邮箱:qungonghr@163.com



合作导师及招聘计划

王辰 院士

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长、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多项重要专业职务。Chinese Medical Journal总编辑,《柳叶刀》新冠委员会成员。

长期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呼吸病学、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在慢性气道疾病、肺栓塞、呼吸衰竭、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吸烟等领域作出多项重要创新,改善医疗卫生实践。在New Engl J Med、Lancet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9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群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体系学、卫生政策、呼吸病与危重症医学、生命伦理学与卫生政策伦理学研究

联系人:王老师,010-65105565,qungonghr@163.com

赵婧含卫生经济学相关向)15522963942,jinghan_zhao@outlook.com

杨维中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曾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目前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预防医学专业第五届教材评审委员会暨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1计划”核心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曾主持十一五、十二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多个科研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BMJPLoS Medicin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中华流行病学等期刊发表160余篇论文。主编出版英文专著《Early Warning for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 Theory and Practice》《Infectious Disease in China  The Best Practical Cases》《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BRI Countries》,主编出版中文专著《卫生应急管理》《中国卫生应急十年》《传染病症候群监测与检测技术丛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一带一路国家传染病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主译出版《群医学》《如何践行群医学》《中国农村之医学:我的记述》等学术著作。

杨维中教授曾获1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7年)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4年)各一项。

拟招人数:2名(有科研和教学实践者优先)。

主要研究方向:传染病流行病学、智慧化监测预警、感染性疾病群医学。

联系人:赵老师,15801211516zhj3420@163.com

翟晓梅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部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科协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伦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医学会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卫生法学会副会长等,并兼任美国海斯廷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因编辑伦理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干细胞学会伦理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著有《死亡的尊严》,主编《生命伦理学导论》(北京高校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第一版、第二版),编著《公共卫生伦理学》,主译WHO授权中文版《国际健康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案例汇编》,主译《生物技术与生物政策》;合译《安乐死与医生帮助自杀》等著作和译作,近些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并担任有《Bioethics》杂志编委,《Developing World Bioethics》杂志审稿专家,《Health Care Science》杂志副主编等。

生命伦理学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展学术研究、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生命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参与完成了一系列有关国家政策的伦理学论证和研究报告,以及相关伦理准则、专家共识的起草、制定、咨询和修订工作。带领团队参与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医学会、联合国艾滋署、欧盟、国际干细胞学会、伊斯坦布尔宣言监管理事会、美国海斯廷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的专家组工作。

拟招人数:2名(科技政策、遗传学和生命伦理学专业背景优先)。

主要研究方向:生命伦理学与卫生政策伦理学研究

联系人:张老师,13801228554zhangjian@cams.cn

乔友林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人事部来华定居专家、北京市归国华侨、1997年应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秘书长、WHO总干事癌症防治专家组成员、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防控国际智库专家、国家卫健委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专家。先后就读和工作于四川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卫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NCI/NIH);癌症人群预防和控制领域的专家,通过多学科及全球合作开展了多种癌症的病因学、一级预防(包括疫苗)及早诊早治研究。帮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癌症预防和控制研究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五项省部级二等奖;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三项省部级一等奖。共发表科学论文562篇,其中SCI论文370篇,累计影响因子2776.7,被引频次21993次(WOS)h指数74。连续8年(2014-2021))进入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Elsevier)。2021年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术影响力排名Top100中第15名。2022年荣获中国肿瘤科研专家提名榜(妇科肿瘤榜)、北京市教委和学位委员会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群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师、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2公益盛典年度最具人气奖。

主要研究领域:1) 数字健康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2)宫颈癌防控技术与策略模型研究;3)全球健康应用性研究;4)乳腺癌筛查方法研究 5)女性及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研究。

拟招人数:1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医学人工智能与宫颈癌防控研究、群医学与全球健康、传染病流行病学、疾病负担、防控政策研究、自动容积超声乳腺癌筛查方法队列研究、慢性病卫生经济学研究及心理、行为学研究。

联系人:崔宇,18710177097youlin_qiao@163.com

郑晓瑛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级科技人才领军项目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健康科学研究院(PKU-APEC HeSAY)院长、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双聘教授。兼任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残疾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群增龄健康风险暴露系统识别,老龄健康与共病,全生命期残疾预防与控制交叉学科研究及健康经济与政策评估等。

郑晓瑛教授曾两次担任国家人口健康领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环境与人口健康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完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在LancetBMJWHO BulletinAJPHSSM、《中华流行病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中英文专著和论文496篇,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Celso Furtado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30余项奖励。

人口健康与老龄科学系以人口老龄化为大背景,融合医学、人口学、遗传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多领域理论和方法,力求通过多学科交叉,挖掘个体衰老的原因和机制,探索老年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其社会经济影响,提出老年人口健康和福利的改善策略,为完善老龄健康支撑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助力实现全生命期增龄健康。学系下设老龄科学政策与评估、老龄健康与环境发展以及发展老年学三个教研室,集基础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旨在打造国内外领先的老龄科学研究平台和跨学科团队,推动形成老龄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并向世界传播应对人口老龄化及全生命期增龄健康的“中国智慧”。

拟招人数:2-4名(有群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和预防医学、生物计算学、老年学、人口学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

主要研究方向:人口健康流行病学研究、老龄科学及其政策研究、人口健康与环境交叉学科研究、全生命期残疾预防与控制交叉学科研究、健康经济与政策评估研究、全生命期人口慢性病与共病预防控制研究等。

联系人:赵艺皓,13120201856z913551@163.com

苏彬彬,13520903520subinbin@sph.pumc.edu.cn

张敏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系副主任/教授。第八届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职业健康标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七届农工党中央乡村振兴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工作组成员。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专委会委员。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健康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职业与环境健康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长期管理和研究国际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作为第一起草人研制并由国家发布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ILO委托并出版张敏撰写的英文技术指南《National System for Recording and No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Practical Guide》;作为外部专家全程参加两项WHO/ILO医护人员职业健康技术指南《guidance-COVID-19: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for health workers》《Caring for those who care: guid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programmes for health workers》;作为核心专家全程参加两项ILO国际职业病诊断技术指南制定《List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revised 2010). Ident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Criteria  for incorporating diseases in the ILO list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Diagnostic and exposure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s-Guidance notes for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s in the ILO List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revised 2010)》。

承担多项来自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国际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项目,长期从事国家政策研究、咨询和评估工作,在中国推广应用医护人员职业健康、工效学改善、农业职业健康等领域的国际职业病防治技术工具,利用农工党参政议政渠道提交职业健康法律、政策和实践的全国政协提案、专题报告等。2000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包括BMJBMJ OpenJournal of Global Health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等国际期刊,以及接受Bulletin WHOBMJ专访文章。担任BMJ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中国护理管理、中国职业医学等杂志阅稿人、专栏编辑。作为主编/副主编、主译副主译出版专著30余部。有8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拟招人数:2名。

主要研究方向:职业健康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研究,化学物质和大气污染物职业危害研究,重点人群职业健康防护研究,不良工作组织与职业精神健康研究,不良工效学条件与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研究,职业健康监察研究。

联系人:黄一鸣,19801109682yiming_h12@163.com

冯录召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病原体感染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WHO新型流感疫苗全方位价值评估咨询组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第一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传染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旅行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会长、北京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主要为传染病流行病学、群医学。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cetLancet Public HealtheBio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Engineering等期刊发表120余篇。主持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

拟招人数:2名。

主要研究方向:传染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智慧化监测预警技术、疫苗应用策略和实施科学、感染性疾病群医学。

联系人:冯录召,010-65120716fengluzhao@cams.cn

李中杰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准聘副教授,研究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具有丰富的在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传染病研究与管理工作经验。主要从事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智慧化预警、结核病防控、感染性疾病群医学、卫生应急领域研究。累计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超过10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Lancet及其子刊、Nature Medicine等多篇研究论文。2021年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主持和承担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

拟招人数:1名。

主要研究方向:传染病流行病学、病原学、传染病智慧化预警技术、感染性疾病群医学、卫生应急。

联系人:张婷,16600057966 zt0416@126.com

韩莎莎 助理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助理教授;作为中国人全生命期健康与共病队列研究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部负责人,参与该队列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方案设计等工作。韩莎莎教授曾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BMJ global health, Engineering, Jama network open, Journal of infec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 Statistics in medicine, Statistica sinica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书籍《Handbook of Statistical Bioinformatics》,研究成果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 获奖2项。

目前主持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等。团队已与我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丹麦等国内外多个优秀团队在医学健康大数据分析和优化建模等领域积极展开合作。

拟招人数:2名(理工学本科背景优先)。

主要研究方向:现实世界公共卫生与医疗场景下的数据分析和优化建模方法,以及队列研究和干预试验研究的方法设计和精准评估等医学数学管理科学交叉领域。致力于因果推断、机器学习和动态优化等数据科学方法的开发和应用。

联系人:韩莎莎,hanshasha@pumc.edu.cn

张莉 助理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助理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主要围绕慢性病防控,特别是恶性肿瘤防控的人群应用研究,以肿瘤筛查为突破口,在筛查方案优化、组织实施评估、国际专家共识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成果被国际WHO相关手册/指南引用。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 Nature MedicineBMC Medicine 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中英文指南/论著六部,包括WHO《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管理》防控指南、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宫颈疾病和阴道镜论著等。参加国际会议口头汇报十次,并多次获得国际会议奖励(包括会议奖学金和最佳口头汇报奖)。曾获WHO/IARC博士后奖学金。

拟招人数:1名。

主要研究方向:慢性病防控,包括慢性病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

联系人:张莉,zhangli@pu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