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于1917年,1921年正式落成,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协和开幕已经百年。百年来,协和坚守「小而精」的办学理念,为医学界源源不断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科领军人才。
落成开幕百年之际,PUMC学生记者团以 “文革”后复校为时间节点,采访了1979年复校以来的各年级百名校友,并将校友们对母校落成开幕百年的祝福和职业成长经历与感受分享给读者。
本团能力有限,挂一漏万,不足之处请诸多包涵。欢迎各位校友在文末扫描二维码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或发邮件至本团邮箱,我们将积极与您联系
。
自2021年9月11日起,我们开始发布系列采访推送,以入学先后为序陆续推出,与君共同聆听协和校友之声。
相信这将是一个促进校友与在校学生交流的好开端。
让我们跟随此系列,去看看自1979年至今,各年级协和校友们的故事。
那么,「百年协和 · 百名校友」访谈录,由此开始。
吴洪斌 临床医学(八年制)1983级校友
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曾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查尔斯王子医院进修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和心脏移植手术。曾受卫生部委派任澳门特别行政区仁伯爵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开展心脏外科手术。曾于德国莱比锡心脏中心任访问学者,进修瓣膜成形和腔内瓣膜支架植入手术。参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外科治疗,巨大心脏的心脏瓣膜成形和瓣膜替换手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心肌梗塞后左心室室壁瘤的外科手术策略的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协助国内20多个省市的基层医院开展心脏外科手术。
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印象最深的一门课程是?
A: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单一的一门课,而是我们优秀的老师,教过我们的老师都是各领域的翘楚,但又不乏睿智和童心,让我们知道:大医生绝对不是一个枯燥的、古板的人,而应该是聪明、灵活甚至有些狡黠,有博大的胸怀和超人的人格魅力。我印象较深的老师有吴阶平,籍孝诚,朱文玲等等。
Q: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影响很多,仔细想想可以总结为身为协和毕业生的自豪感。这个自豪感包括:我们能考上协和,理论上智商超过了很多人,要肯定自己的优势,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坚信“你能行”。协和的环境和特定的学习方式又让我们眼界更为开阔,起点就应该高半步,进步也应该快半步。我们有和我同样优秀的众多校友和同学,协和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大家团结起来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人脉,在众多领域上都有所体现,最终能多赢发展。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之际,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我想说三点希望:第一是坚定自己的专业选择,这是一个既辛苦,又神圣,又有些大器晚成的职业,这是“不忘初心”之“初”。第二是医学需要恒心,耐心和敬畏之心。不可半途而废,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投机取巧。第三是敢想,敢干,敢于做弄潮儿。要不怕失败,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最终站立于学科的前沿。
朱畴文 临床医学(八年制)1984级校友
消化科主任医师,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副院长。复旦大学外事处原处长。上海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中山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协作网络中国区(INCLEN-China)主席。
愿母校协和在新的百年中坚守初心、实践初心,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印象最深的一门课程或者见实习科室是哪个?为什么?
A:印象最深的就是全英文授课的解剖学,张炳常老师的英语水平太高了,高山仰止。
我们当时从诊断学到内科学都实行导师制,且在内科阶段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十六份大病历。我的第一份大病历被导师改得“体无完肤”——连用错的标点符号也被一一改掉,更不谈里面的不规范术语使用。导师(罗慰慈教授)这种对待细节的态度反映出他对大病历的重视,更是对于生命的重视,真可谓是“细微之处见成败”。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直到现在都影响着我。
Q:您觉得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我们刚到北大读医学预科时,当时的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官方认证】@:长吴阶平教授专程到北大来探望我们时就强调过,要以人为本。
一方面,我们作为医者,照护好病人、救治好病人是我们的职责。这个职责需要我们用一种技术的力量、专业的才能去拯救病人的身体,而同时更要带着人文、人道、人性的关爱去舒缓病人的疾苦,支撑他们的精神。这两者是分不开的,这才是对病人是真实的爱,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同样地,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关心病人,也需要体现在对医务员工的关怀上。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之际,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
樊庆泊 临床医学(八年制)1985级校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临床博士后导师。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学分会理事。兼任中国妇产科学院宫颈疾病与细胞病理学分院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妇产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生育信息学组委员;卫健委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成员,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专家工作指导组专家等。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工作组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妇产科学》编委,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编委,《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编委。参加的课题获《中华妇产科杂志》优秀论文奖,全国中青年妇产科医师论文三等奖,2011年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一次,获201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一次。
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印象最深的一门课程是?
A:我认为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课程方面,来到协和,我们首先接触的是解剖学。当时的老师是解剖学系的张炳常教授,他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他既有“协和范儿”,又非常平易近人。他是第一个让我崇敬的协和教授,我们班20多个同学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被领入医学的大门。
进入临床课程学习后,首先接触的是诊断学,带教老师是内科学系唐福林教授、王子时教授和盛瑞媛教授。教授们循循善诱,教会了我们如何深入、细致、全面地考虑医学问题,这对我们临床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当时协和是临床一对一带教,我的指导老师是消化内科柯美云教授,她言传身教,在紧张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完成后,耐心指导我的病历书写和临床基本功培训。协和教授们严谨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坚定了我日后决定留在协和的决心。
六年级时,上妇产科第一堂课,至今清晰记得是郎景和大夫的课,妇产科绪论,课堂上气氛活跃,郎大夫提问问题,我积极回答,得到表扬,
自此我对妇产科学产生极大兴趣。
七年级时,我们开始接触科研,当时我的导师是妇产科卞美教授和连利娟教授。她们的指导使我懂得了何为科研及其重要性。
我在协和的系统培训和前辈的指引下,热爱临床工作,善待每一位患者,淡泊名利,至今已在妇产科领域工作28年。
Q: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学制新颖:其他医学院多是五年制,而协和自建立之初就是八年一贯制培养,这包括预科、基础、临床以及科研方面的培养,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平台广阔:协和各个专业的学科积淀都十分深厚。就像“协和三宝”,即老教授、图书馆和病历,都是协和独有的,十分珍贵。每天在协和医院的门诊和病房与老教授接触,耳濡目染间接受着协和特有临床思维的熏陶,进而形成协和临床风格。在协和也能接触到各个领域的新资讯和新理念。协和具有得天独厚的临床资源,它必是职业选择的不二之选。
充满机遇: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有很多出国交换的机会,这是很多医学院做不到的。我于1995、2005年分别前往新加坡和美国进行了交流学习。接触到了国外对临床的一些新理念、新尝试、新的思维方式,还有西方医学的一些新进展,特别是在宫颈病变及腔镜技术方面的新观念。2005年我在美国布朗大学接受了艾滋病母婴阻断相关培训,后来承担了相应的工作,编写了国家有关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系列指南。
职业发展自由:在协和,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发展还是相对自由的,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专注于此,真正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之际,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扎根协和、努力进取、不忘初心、献身医学!
医学总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协和更是一个职业发展的优良平台,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执着地在医学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投身医学,造福人民。
蔡建芳 临床医学(八年制)1991级校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分会方法学组委员、北京GRADE中心成员。1999年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历任内科住院医师、内科住院医师总值班、肾内科主治医师、肾内科副主任医师。2020年9月转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任肾内科主任。从事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研究。曾主持卫健委卫生公益行业项目的流行病学调查、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个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项目。2013年-2014年作为访问学者于哈佛医学院及布莱根女子医院从事慢性肾脏病的研究。
Q:回望协和求学岁月,您印象最深的一门课程或者见实习科室是哪个?为什么?
A:
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解剖课,生理、心理上的刺激都很强烈。而且在讲究入土为安的中国传统思维里,一个人愿意把身体捐献出来,这是令当时的我感到很震撼的一件事,所以不仅是完成学业,更添了一份使命感。
Q:您觉得在协和的求学经历给您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这是逐渐转变的,慢慢学会成熟和成长。
最开始是从一个学生到医生的转化。比如,在解剖课上不要惧怕尸体,冷静的去面对,这是一种收获。从实习到住院医,是责任从无到有的转变。再从住院医到住院总,是从一个执行者到一个领导者的转变。我现在的岗位职责中也加入了行政管理,这也是转变。协和的教育为我之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Q:母校落成开幕百年之际,您对目前就读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
A:
现阶段思考人生的目标,不必那么高远,更应该做好当下的自己,努力去充实自己。你们有能力做得很好,从而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张烜 临床医学(八年制)1986级校友
协和长聘教授,兼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免疫中心主任,北京医院副院长。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人名单。博士毕业后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7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临床和转化研究居国际领先,在Nat Med、Nat Immuno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篇,申请专利20项。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第10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感谢以上校友的分享。
本栏目将持续运营,欢迎校友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派出专人进行采访。
我们相信:交流,就是一种力量。
联系方式
(1)邮箱:pumcstudentpress@163.com
(2)问卷
转载自“PUMC Student Press”微信公众号